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处暑节气的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处暑作文 篇1
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署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处暑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日较差增大,昼暖夜凉的条件对农作物体内干物质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庄稼成熟较快,民间有“处暑禾田连夜变”之说。黄淮地区及沿江江南早中稻正成熟收害,这时的连阴雨是主要不利天气。而对于正处于幼穗分化阶段的单季晚稻来说,充沛的又显得十分重要,遇有干旱要及时灌溉,否则导致穗小、空壳率高。此外,还应追施穗粒肥以使谷粒饱满,但追肥时间不可过晚,以防造成贪青迟熟。南方双季晚稻处暑前后即将圆秆,应适时烤田。大部分棉区棉花开始结铃吐絮,这时气温一般仍较高,阴雨寡照会导致大量烂铃。在精细整枝、推株并垄以及摘去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的同时,适时喷洒波尔多液也有较好的防止或减轻烂铃的效果。处暑前后,春山芋薯块膨大,夏山芋开始结薯,夏玉米抽穗扬花,都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此时受旱对产量影响十分严重。从这点上说“处暑雨如金”一点也不夸张。
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作文 篇2
现在对于处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了,刚还和朋友开玩笑说我的命是空调给的,每天24小时至少23小时在空调环境里,对于节气就没有什么敏感的了。
但以前不同,记得小时候处暑这天有许多事要做。先要收麻。爸爸在前面砍,孩子跟在后面,一捧一捧地抱到院子里,堆起来。妈妈拿着一块铁片,把麻一缕缕刮下来。铁片薄薄的`、弯弯的,像剖成了一半的竹筒。麻收好了,要翻地。
翻地是爷爷的事。因为老牛最听他的话。“处暑萝卜白露菜”。翻好地,就可以种萝卜了。
放萝卜种子的竹篓挂在屋梁上,要爬上梯子才够得着。萝卜的种子毛茸茸的,像小虫。
种下地去,要立即用土盖,不然就会被风吹走,或者被馋嘴的鸡一粒一粒捡着吃了。
这两件事做完,就可以“祭田神”了。孩子们抱来大捧的纸旗,喊叫着,狂奔着,在自家的田地里到处插上。大人们呢,在田间的十字路口,摆下瓜果蔬菜、鸡鸭鱼肉,向田神祷祝今年有个好的收成。
现在很多靠土地生活的农民,也还是过着这样的生活,只不过我不再有这样的经历。
处暑作文 篇3
处暑是表示暑热即将终止的节气,古籍《群芳谱》中说:“阴气渐长,暑将伏而潜处也。”出了伏,秋老虎的威力却一下子迸发出来,雨水也少了许多,空气粘粘的,像是个吊在你膀子上撒娇的孩子,怎么甩也甩不脱。是老虎,就有发威的一刻,在季节上,与之可以媲美的是倒春寒,尽管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却都是些厉害角色。
这个日子来了,我却发现,即将终止的,不光是暑气,似乎还有我的热情,生物钟的耐受力似乎达到极限,工作上的'事情,这一两天忙得我是焦头烂额。记得自己也曾说过,文字是个很闲适的行当,身子没闲空儿,脑子哪能有闲空儿?有人就散文的写作也说过,写作似乎应该是白衣书生手持折扇,忘情于山水之间,对身外的一切,不深入,不探究,只顾及自己的内心感受,而非追求事物本元的一种无聊游戏。像鲁迅先生在《风波》中写到的那样:“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摇着大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的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赌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河里驶过文人的酒船,文豪见了,大发诗兴,说,“无思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那些生活背后的艰难困苦,那些郁郁不平,常常躲在文字的背后,藏着猫猫儿,你不进去把它抓住,它是死活不会自己跳将出来的,而这些事情你虽不走心,却随时在眼前晃动,又不好一贯地保持视而不见的状态。于是,痛苦就来了。这痛苦有个要命之处,还在于它在别人眼中的莫名。
我盼着心静下来,不用苦等秋风的高爽,然而触目之间,仍是夏日气象,人未老,天未秋,作为一个过渡期,它以超乎两端的决绝,强烈地表示着自己的存在。我适应着,很早就有人告诫我,除了要适应,没有别的好办法。“与天斗,与地斗”的其乐无穷,似乎跟我没关系。不甘地想,如何做不了这么一个日子,转念又一想,你痛快一把,仅仅是为了一个过渡期吗?
不要坐等秋凉,趁树的叶子还绿着,趁候鸟们还没遁去南方,把汗毛孔通通张开,把心敞开,让今早的阳光和昨夜的月色,充盈你全部的生活,告诉自己,忙碌时,应该快乐。
处暑作文 篇4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充满诗意与变化的节气。当它悄然来临,炎热的夏日似乎也在慢慢收起锋芒,为我们送来丝丝凉意。
在这个时节,校园里的树叶开始微微泛黄,仿佛被大自然的巧手轻轻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清晨的微风拂过,带着些许清爽,让人的.心情也随之舒畅起来。
漫步在校园的小径上,我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别样的宁静。夏日里的喧嚣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秋意的悄然临近。草丛中的虫鸣声,不再如盛夏时那般热烈,而是多了几分轻柔与舒缓,仿佛它们也在为季节的更替而吟唱着一曲曲悠扬的旋律。
抬头望向天空,那湛蓝的颜色似乎更加深邃,云朵也变得更加洁白飘逸。阳光不再炽热浓烈,而是变得柔和温暖,洒在身上,给人一种惬意的舒适。
处暑,也是收获的前奏。田地里的庄稼逐渐成熟,果实累累,那是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成果。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金灿灿的梨子压弯了树枝,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这个节气,让我更加珍惜时光的流转。它提醒着我,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美好,我们应该用心去感受,去领悟。夏日的热烈已经过去,秋日的宁静即将来临,而我们也在这季节的交替中不断成长,不断前行。
处暑,宛如一位温婉的使者,轻轻地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美好时刻都在变化,而我们要学会在这变化中发现美,感受爱,让心灵在岁月的轮回中始终保持着那份对生活的热情与期待。
处暑作文 篇5
出游迎秋
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2006年第九届中国开渔节,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举行。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泼水习俗
在日本,从大暑到处暑的一个月时间内,日本各地有组织泼水降温的习俗。
处暑作文 篇6
暑假就像是一本崭新的日记本,需要一页一页地去填补;暑假就像是一套空空的试卷,需要一道一道地去填写;暑假还像一张白白的纸,需要一点一点地去填充。写到这里,我回忆起那次去尧山龙潭峡旅游的事情……
当我在车上跟周公博弈正在兴头时,突然被他的手拉到了一个四面环山,景色优美的地方。我定睛一看,此山正是尧山,此地正是龙潭峡。这里的山群连绵起伏,呈出一片绿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些奇岩怪石。遥望远处,会发现一块奇特的石头,此石名曰相思石,如同一对热恋的青年男女拥抱在一起,说着甜言蜜语。复前行,便是鲤鱼跃龙门,谷底一块岩石,宛如一条鲤鱼,鲤鱼尾巴翘起,仿佛跃跃欲试想跳出河床,似乎在祝福我们步步高升。复行数百步,又见猛虎当关,一块巨石静静地躺着,犹如一只面相凶煞的恶虎卧身弓背,正守在这里等待猎物的出现。这样的景象还有很多很多……
除了怪石,此地的瀑布也很有名。瀑布落差达98米,好似一条威武雄壮的青龙从山顶飞入水中。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让人产生与众不同,超凡脱俗的感觉。爬到瀑布发源地向下看,真让人感到飘飘欲仙,插翅欲飞。
我不虚此行,此次旅游真称得上是一页书,一页精彩的书,一页内容丰富的书,一页令人难忘、回味无穷的书。
处暑作文 篇7
处暑,像是大自然奏响的一曲过渡乐章,宣告着夏的结束,秋的缓缓开启。
城市里,炎热的暑气似乎还未完全消散,但风中已隐隐有了不一样的味道。街道边的梧桐树叶子,虽然依旧是绿色的,可仔细看,边缘已微微泛黄,偶尔有一两片叶子打着旋儿飘落下来,给地面铺上了一层浅浅的地毯。公园里,晨练的老人和玩耍的孩子多了起来,不再像夏日里那般被热浪困在室内。
而在乡村,处暑的景象则更加浓郁而鲜明。田野里一片繁忙,农人们在田地里辛勤地劳作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盼。大片大片的稻田里,金黄的稻穗低垂着头,像是在感恩大地的滋养。田埂上的`果树枝头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果农们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那满脸的笑容是对一年辛苦最好的回报。
村后的山林也渐渐有了变化,原本浓郁的绿色中开始夹杂着一些红黄的色彩,那是一些树木开始准备换装了。山间的小溪水依旧潺潺流淌,只是那溪水变得更加清凉,用手轻轻一触,凉意瞬间传遍全身。
夜晚,躺在院子里的竹床上,抬头看着天空,星星格外明亮,银河清晰可见。没有了夏日蚊虫的叮咬,只有那凉爽的微风轻轻拂过脸庞。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增添了乡村夜晚的宁静。
处暑时节,是一个适合回忆和展望的时节。回忆刚刚过去的夏天那些热烈的故事,展望即将到来的秋天那满满的收获。在这季节的更替中,我们感受着时光的匆匆,也更加珍惜每一个平凡而美好的日子。
处暑作文 篇8
处暑至,炎热渐消,凉意渐生。
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节气,大自然仿佛一位神奇的画师,正悄悄为世界变换着色彩。清晨,推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丝丝缕缕的凉意,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天空愈发高远辽阔,云朵如丝如缕,飘逸自在。阳光不再那么浓烈,而是变得温和而恬静,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
田地里,稻谷金黄,麦浪翻滚,农民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那沉甸甸的稻穗,是辛勤耕耘的结晶,也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果园中,红彤彤的'苹果宛如孩童羞涩的脸庞,挂满枝头;金黄的梨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池塘里,荷花的风姿虽已不如盛夏那般娇艳,但依然有着独特的韵味。荷叶微微卷曲,有的已经染上了淡淡的黄色。偶尔有一只青蛙跳过,溅起小小的水花,打破了水面的平静。
漫步在林间小道,落叶开始悄然飘落,像是大地的信笺。脚下的草地也不再是青葱翠绿,而是多了几分微黄。风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季节的故事。
夜晚,繁星点点,明月高悬。躺在草坪上,仰望着星空,感受着宇宙的浩瀚和自身的渺小,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宁静和敬畏。
处暑,是夏与秋的过渡,是热烈与宁静的交融。它让我们在时光的流转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期待着未来更多的精彩。
处暑作文 篇9
在我的老家流传着一句农谚:处暑动刀镰。处暑刚过,农田里就有割绿豆、收黍子的农民兄弟的身影。秋天真的来了。
今年风调雨顺,田野里农作物长势喜人,草地、沟壑、坝堤、林间,有名、无名的杂草长得十分繁茂。处暑刚过,散步于杂草丛中,儿时打秋草的场景情不自禁地浮现在眼前。
草儿,山野之中,比比皆是,无处不在。它虽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但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一种宝贝。庄稼地里荒草最为可恨,与粮食作物争夺水分和肥料,影响庄稼的生长和产量。但在村边地头、沟沟坎坎之中,山野之间,生长着的那么多的野草却是有用之物,它们并不可恨,倒是很可爱的。没有它们的存在,当年许多农民兄弟的日子将不好过,从这个角度来说,草也是家乡人们的恩人和朋友。
我从小时候就与草打交道,七八岁的时候就割猪草,打羊草,拾柴草,一直到20岁上大学离开家乡为止。
那年头秋天上山打草,中午回家胳膊上挎一篮子给猪吃的野菜,肩上还要扛一捆喂羊的草。只有到晚上才能往家背晒干的柴草,而常常是背回来一趟,到家吃根黄瓜或吃个柿子,喝点凉水,还会趁天凉快再背一趟。每个夏天有半桩子的家庭柴草垛都会攒很大。
所以处暑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忘不掉的一段记忆。
-
推荐阅读:
2025处暑作文(推荐九篇)
2025处暑节气文案(推荐9句)
2025处暑的句子(热门12句)
2025处暑优美动听的短句子(推荐10句)
2025处暑节气文案(集锦5句)
2025处暑朋友圈(收藏11句)
-
想了解更多【处暑作文】网的资讯,请访问:处暑作文